在《礼记》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,问丧,就是诠释了一下为什么,古人去世以后,需要守夜三天三夜的规定?
死三日而后敛者,何也?
三日而后敛者,以侯其生也。
三日而不生,亦不生矣?
我们从表面可以解释为,为什么人死了三天以后,才可以收棺下葬了,其第一就是因为看看死者是不是假死,如果是假死,那么三天左右,人可能会醒过来。
如果三天到了,死者没有醒过来,就可以安心的将死者下葬,我们的心理至少不会愧疚,因为大家都有一个不相信事实的想法,而且太突然,不愿意相信。
可能大家觉得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,但是我比较认同,亲人去世以后,我觉得让我接受,太突然了,如果守夜三天,可以缓冲一下我们的心理,以至于没有那么难过。
不管全国哪个地方,我觉得只要是家里的,很爱我们的人去世了,最少也需要三天的时间。不仅仅是为了我们所说的,会不会是假死,还有一个原因就是,死者去世了,需要一个仪式感,家里的亲戚朋友需要来家里吊唁。
吊唁结束以后,收拾好以后,不管你是火葬,还是土葬,就可以行动了,我觉得这是对死者的尊敬,更是为了文化的延长。
但是守夜也是有讲究的,不是随随便便的,守夜分为送终和停灵?
所谓的送终就是死者还没有去世,还有一口气,死者的亲属在床前,送完最后一程,有些老人需要交代遗言的,或者自己想表达的一些事情,等到所有的事情交代完以后,就闭眼去世了。
这一行为叫做送终,也是一种孝的表现。
所谓停灵就是,一个人去世以后,需要为他守夜三天,三天以后,就可以下葬了。
以前的人比较迷信,如果自己的家里亲人去世了,那么一定要赶回来,见逝者的最后一面,即使已经去世了,但是现在的人,如果太远,自己的亲人去世了,赶不回来也没有关系。
只是对于死者的至亲的人来说比较残忍,因为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亲最后一面,他会觉得自己不孝顺,没有见到最后一面,心理和难过和愧疚。
我表哥就是,她妈妈去世了以后,他在北京上班,但是家里打电话给他,让他回来,他急忙买了飞机票回来了,但是还是晚了一步,她妈妈已经去世了。
他回来没有见到,自己的母亲最后一面,后悔愧疚的很,他偷偷跑到没人的地方哭了起来,被我妈妈看到了,安慰了一会,情绪才好一点。
但是从以前的习俗来,不管天气多热,至少也要停尸三天,但是现在的人,交通都比较方便,如果亲人不行了,打电话几个小时就可以在外面飞回来。
而且现在天气比以前更加炎热,尤其是夏天,尸体很容易腐烂,能快就快,不像以前,至少需要挺尸三天。
Pingback引用通告: 合肥老人过世多久立碑 | 合肥殡仪服务公司|合肥殡葬公司